<td id="qcxxb"><strike id="qcxxb"></strike></td>

    1. <td id="qcxxb"></td>

      黨史縱覽
      當前位置:首頁 > 黨建工作 > 黨史縱覽
      黨建動態 理論學習 黨史縱覽 組織建設
      她,不只是一座山
      王林強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09-28瀏覽次數:7855責任編輯:王松

      序:也許從小學讀到袁鷹寫的《井岡翠竹》起,在我的心里就蘊藏著一種井岡山精神,說不清,道不明,化不開,成為了我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無邊的蔥蘢,不盡的綿延,召喚著我,來尋找昨天燎原的星火……


      沒有來到井岡山之前,我只知道它位于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的中段,這里有著層層疊疊山、林林總總樹,瀟瀟灑灑竹,還有那轟轟烈烈篇。這里發生過許多至今都讓人們肅然起敬的故事如火如炬,如日如月,燃燒并照耀在歷史的深邃里。在初秋的美好時節里,我帶著埋藏已久的夢想,懷著無比崇敬和緬懷之情,第一次來到這片革命先烈們曾經戰斗過的紅土地,去重溫革命先驅的崢嶸歲月。


      巍巍井岡山,綿延五百里。遠遠望去,好像一塊綠色的錦緞在大地上鋪展開來。放眼望去,云霧繚繞中滿山的綠是那么的雅致,綠的天然、綠的壯觀。在井岡山入口處,佇立著一尊紅旗式樣的雕塑,上書朱德題寫的“天下第一山”五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為何稱為“天下第一山”?她讓我在思索中得出了答案:她,不只是一座山,她有著理想信念的巍峨;她有著英雄氣概的凜然;她有著心靈祭壇的威嚴。


      (一)


      思緒穿越時空,久久留駐在那遙遠的年代……1927年,中國正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因遭敵人重兵圍攻受挫,在決定部隊是攻打中心城市還是向農村轉移的激烈爭論中,毛澤東深沉而透亮的目光,鎖定了井岡山。中國革命注定要在這峰戀起伏、群山如黛之中汲取靈氣,煥發生機,燃起勢可燎原的星星之火。在“毛委員”領導下,經過三灣改編和改造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等大手筆后,在這塊彈丸之地站穩了腳跟,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后,朱德率南昌起義部隊、彭德懷率平江起義部隊相繼上山,自此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個亮點,原本寂寂無名的井岡山寫進了中國革命歷史的史冊,從而掀開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光輝篇章。


      但是萬事開頭難,在井岡山革命初期,我們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迷失信念者有之,悲觀失望者有之,半路出逃者有之,投敵反水者有之。人們難以想象,僅憑區區數百,僅靠破槍長矛,不斷站穩腳跟,進而奪取全國政權?這在今天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即便是在我們革命的隊伍里也彌漫著“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我同樣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了茨坪八角樓,在那里找到了答案。穿越八角樓的每一束光芒和每扇窗欞的縫隙,都能透出石破天驚的智慧,望著陳舊的書桌上擺放著那一盞清油燈,我仿佛看到了“毛委員”在這盞油燈下奮筆疾書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一手吸著香煙,一手插在腰上,思索中國革命的前途。就是在這盞油燈下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輝文獻,他用一盞油燈點燃了革命的火種,用理論上的清醒、信念上的堅定和實踐中的探索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無數身處黑暗中的人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硬是在叢叢荊棘中帶出了一支堅定理想信念的鐵軍,照亮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于是,黃洋界的炮聲轟然響起,沉睡的羅宵山脈從此蘇醒,一根小小的燈芯,以星星之火燃燒起燎原之勢,蔓延整個中華大地。


      (二)


      睹物思人,觸景生情,井岡山的一草一木無不令我思潮起伏,感慨萬千。茨坪背面北巖峰上,修筑著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來到這里,每一個人都肅穆起來。登至石階最頂端,遠望山下,久久地仰望陷入沉思,那蒼松翠柏掩映下的陵園道不盡我們深切的懷念,那高聳入云的烈士紀念碑矗立在空中錄不完我們無盡的思念。


      在紀念堂大廳里,看著毛主席題寫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我的心被酸澀、苦楚、敬仰各種復雜的心緒縈繞著。我低下了頭,目睹鮮血染紅的土地,仿佛跨越時空與英雄的靈魂相遇。


      井岡山斗爭時期,是殘酷的、激烈的、艱苦卓絕的。國民黨政府一心要消滅紅軍,通過“進剿”“會剿”“圍剿”三種進攻方式同時入山,不斷地上演著拉鋸式的生死較量,無情的殺戮遍布于每寸土地。那艱苦的歲月,井岡山人妻送郎、父送子、兄弟當紅軍,犧牲自我的大無畏精神如此崇高。在兩年四個月的斗爭中有4萬8千多革命者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流盡最后一滴血,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5744位,還有3萬多革命烈士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留下,用自己的生命祭奠了一個理想、一個誓言、一個信仰。英雄已逝,英烈長眠于地下,后人怎能忘記這些為天下安寧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怎能忘記你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怎能忘記這氣貫長虹的浩然正氣? 青山翠柏之間,你們的精神熠熠生輝,成為這片土地上,泱泱中華最為可敬的民族魂。


      任何一場革命,勢必有千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任何一場革命的勝利,注定由無數無名英雄共同造就。望著烈士陵園山上矗立的巨大雕塑火炬,沉浸在令人心靈震撼的英烈事跡中,我的思緒悠悠,暗自懷傷。斯人已去數載,歲月滄桑斗轉星移幾輩人,英雄的烈士們,你們看啊,那燎原全國的星星之火,就是你們用鮮血點燃的??!你們的英雄氣概留下的是一段永不磨滅的革命記憶,記憶的是一部光輝燦爛的紅色歷史。你們浴血奮戰,將自己滾燙的鮮血染紅了整個井岡山,紅遍了祖國每一寸土地,流進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


      (三)


      五百里山綠水秀裝點著她的美,但更多的是她的故事、她的傳奇,她的精神。井岡山就像是一幅被血染過的壯美老畫,她匯聚了那年那月的紅色煙火,成為國人夢縈魂牽的集體回憶;又像是一尊心靈的祭壇,成為艱苦奮斗的精神象征,凝聚千萬人內在的信念……


      一個故事,講了九十年。重溫這段苦難輝煌的革命歷史,在井岡山會師雕塑前,看到兩個領袖親密相握銅像,我仿佛看到了心與心碰撞,力與力對接,靈與肉的交融,看到了紅色種子剛剛發芽,革命的火焰開始點燃……在黃洋界,我看到當年作戰的塹壕依舊保留在那里,當年擊敵的大炮依舊威武在那里,這記憶的刻度和隆隆回蕩的炮聲,是一個民族的覺醒……走在挑糧小道,這不是一條簡簡單單的路,有崎嶇,有坡坎,有彎道,當然還有挑糧的腳步聲,還有御敵的槍炮聲,“毛委員”的斗笠、朱軍長得扁擔,這里藏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旌旗在望的山下、鼓角相聞的山頭,這里藏著多少驚心動魄的險象;就是這條路,清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脈絡,裹挾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走向……置身于小井當年的紅軍醫院,我仿佛看到,那年那月無藥無設備,那棟黑色的木樓里延續了多少救死扶傷的動人場景……徜徉在這片偉大而神奇的土地上,我細細的從每顆草木開始追尋,你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革命先烈的鮮血,你的每一個村落都傳頌著紅色的經典,你的每一處人文景觀都在訴說著紅軍的浴血傳奇……


      夕陽如火、一抹鮮紅的彩霞,戀戀的親吻著井岡的每一座山巒。思緒隨著晚霞飛,我靜靜地漫步在松柏竹徑之間,眼前忽然浮現出“毛委員”坐在“讀書石”上孜孜不倦、認真讀書的身影,仿佛看到朱老總帶著赤衛隊員神出鬼沒突破封鎖線,仿佛看到俊秀的山妹子挎著竹籃,唱著那動人的《十送紅軍》《紅軍阿哥慢慢走》……


      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這里的每一處風物,都令我沉思;這里得每一個故事,都令我震撼;這里的每一張臉孔,都令我感動……我在這里沉思、我在這里震撼、我在這里洗滌,井岡山已經深深地鐫刻進我的生命里!那滿山蔥蘢清翠的翠竹啊,你是多情的歌手,訴說著時代的心聲,是為過往,更是提示著今朝。


      (作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作家協會會員,天津泰達城市軌道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書記)


      国产盗拍SAP私密|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无码国产玉足脚交久|欧美AAAAA级毛卡片在线
        <td id="qcxxb"><strike id="qcxxb"></strike></td>

        1. <td id="qcxxb"></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