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楊善集、王文明直接指揮進攻嘉積外圍椰子寨的戰斗,打響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第一仗。
這一天確定為瓊崖縱隊的誕生紀念日。圖為椰子寨的戰斗遺址。海南日報記者 李英挺 翻拍
圖為紀念瓊崖縱隊成立60周年大會會場。
大革命失敗后,黨的八七會議,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為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配合湘、鄂、粵、贛四省的秋收起義,中共瓊崖特委于1927年9月上旬在特委駐地樂會縣第四區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舉行全瓊武裝總暴動(亦稱九月暴動)。其具體部署為:以進攻瓊崖東路重鎮嘉積為重點,由特委書記兼瓊崖討逆革命軍(瓊崖縱隊的前身)黨代表楊善集、討逆革命軍副總司令陳永芹帶領的樂會、萬寧討逆革命軍和特委常委王文明帶領的瓊山、定安兩縣討逆革命軍協同作戰。瓊崖討逆革命軍總司令馮平在西路,統一指揮和組織西路澄邁、臨高、儋縣三縣的暴動。馮白駒在瓊山、許俠夫在文昌等各縣暴動同時舉行,以資策應。這次會議是瓊崖我黨有組織有計劃地領導全瓊性武裝暴動的起點。
椰子寨戰斗打響第一槍
九月軍事會議后,特委立即組織進攻嘉積,其作戰計劃和部署是:先掃除嘉積外圍椰子寨敵據點,后集中力量進攻嘉積鎮。9月23日拂曉,椰子寨戰斗打響。戰前,王文明按預定計劃,率領瓊山、定安討逆革命軍兩個連,從椰子寨對岸的丹村,分乘8只木船,在夜幕掩護下,冒雨向椰子寨挺進。與此同時,楊善集、陳永芹率領的樂會、萬寧討逆革命軍兩個連及幾百群眾,從特委駐地出發,乘夜冒雨向椰子寨進軍,但由于夜間走路,未能按時趕到目的地。王文明審時度勢,當機立斷,仍按預定時間向椰子寨守敵梁振球、李文魁部發起進攻,殲敵一部,敵大部潰逃。我軍一舉占領椰子寨,首戰取得了勝利。
當天上午8時,兩軍會師后,隨即作出決定,由王文明帶原部隊渡河返回丹村,迷惑嘉積鎮的敵人,待機行動;楊善集帶領的部隊及隨軍群眾,留在該墟開展宣傳活動,其中一個連討逆革命軍開往嘉積方向的加所坡警戒。上午11時,敵黃鎮球部營長廖尊一、嘉積商團隊長顏植南率部反撲。楊善集、陳永芹身先士卒,親自指揮樂萬部隊占領加所坡高地阻擊敵人。我軍因槍支差,子彈少,每桿槍只有10多發子彈,難以抵擋敵軍猛烈火力的攻擊而撤退。楊善集、陳永芹在戰斗中英勇犧牲,這是瓊崖黨和軍隊的一個重大損失。
楊善集、陳永芹犧牲后,我軍停止進攻嘉積計劃。樂萬部隊返回樂四區。不久,王文明帶領的部隊也開往樂四區,建立革命根據地,重整旗鼓,繼續領導全瓊武裝總暴動。
椰子寨戰斗打響了瓊崖人民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告了瓊崖共產黨人不畏強暴、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它在全瓊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革命武裝斗爭的旗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瓊崖地方組織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因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椰子寨戰斗后,瓊崖討逆革命軍于同年11月改編為工農革命軍,1928年春又改編為工農紅軍,1938年12月,瓊崖紅軍改編為瓊崖抗日獨立隊,1939年3月擴編為獨立總隊,1944年秋擴編為獨立縱隊,1947年10月被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
9月23日被定為瓊崖縱隊的誕生紀念日
1986年12月30日,瓊崖武裝斗爭史領導小組根據原瓊崖縱隊老同志的要求,向海南區黨委和海南軍區黨委報告,建議參照中央把“八一”南昌起義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通過決議,指出中國工農紅軍是由南昌起義開始組建的,因此“批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這是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的由來),批準將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戰斗定為瓊崖縱隊的誕生紀念日。
1987年2月2日,海南區黨委以瓊函字[1987]1號文《關于瓊崖縱隊誕生紀念日問題的請示》向中共廣東省委報告,廣東省委幾位主要領導同志分別作出批示,由海南區黨委根據歷史事實確定即可(實際默認)。1987年4月5日,海南區黨委就開展瓊崖縱隊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向廣東省委請示報告,報告第一段話明確指出:“今年9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成立60周年紀念日?!?月12日,廣東省委辦公廳以粵函字[1987]45號文《關于開展瓊崖縱隊60周年紀念活動的復函》:“海南區黨委:省委同意你們4月5日關于開展瓊崖縱隊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的意見,請按照辦理”。說明廣東省委已正式批準“九·二三”為瓊崖縱隊誕生紀念日。
1987年9月23日,原瓊崖縱隊老戰士第一次“過生日”。海南黨政軍民隆重集會,紀念瓊崖縱隊成立60周年,決心繼承先烈遺志,發揚孤島奮戰紅旗不倒革命傳統,把瓊崖縱隊戰斗過的寶島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