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一個革命大家庭
我于1923年2月28日出生在山東省昌濰地區安丘縣韓吉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我家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這一輩,共有7個男孩、5個女孩,后來全部參加了革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家庭。
我的哥哥張永杰,最早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3月加入八路軍魯東抗日游擊隊第7支隊2大隊,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受黨組織派遣,他改名張俊千,打入山東省第八督察區保安司令部保安第10團做秘密統戰工作。在五叔張竹坡(共產黨員,時任10團政訓處主任)的掩護下,宣傳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先后發展共產黨員40余名,并建立了黨支部。1941年春,他的身份暴露,被迫離開10團。1943年后,他任魯中三地
委安丘縣城工委書記時,代表八路軍與10團團長韓壽臣談判,促使10團起義。隨后10團被八路軍山東軍區編為獨立第4旅,他任旅政治部副主任。日本投降后,他調任魯中三區第二聯絡處主任,兼中共淮安縣委國工部部長。1948年調濟南市委聯絡部任組織科長,繼又調徐州市委任組織部組織科長。1949年4月,他隨軍南下參加了解放上海的戰斗。
我有一個妹妹,在抗日戰爭時期搞地下斗爭時,被日本鬼子抓住。日本鬼子和漢奸用鐵絲把她的乳房穿起來拉著游街,可她堅貞不屈,始終不投降,最后被活埋犧牲。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找到了她的遺骨,并埋葬在安丘縣烈士陵園。
我16歲就參加革命
1939年,我16歲,便開始參與地下革命工作。
當時,昌濰地區是日本鬼子占領區。在我哥哥的帶領下,我們家成了抗日斗爭的秘密聯絡點。當時環境很艱苦,我就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抗日工作。比如,經??嬷粋€小籃子,裝上幾棵青菜或幾張煎餅,懷揣一顆手榴彈,冒著生命危險到各個聯絡點送情報;如果有同志到我家來開會,由我到莊外接送他們;他們開會的時候,我就抱著小侄兒在外面給他們放哨,一有動靜,立即通知他們轉移。
1942年,我19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日本鬼子和漢奸發現我們家是一個抗日聯絡點,就來抄家查封。由于我哥哥參加革命早,有經驗,他非常機靈地逃了出來,日本鬼子和漢奸到處通緝他,并懸賞要他的人頭。據《安丘縣志》記載,1943年秋,日寇對我們家那一帶進行了瘋狂的大掃蕩,在整個昌濰地區到處張貼布告,對我哥哥以及我們全家進行通緝,凡告發者有重賞,凡割其一只耳朵賞10萬大洋,告發其子女者也有重賞。
由于我們家暴露了,為了安全起全,黨組織把我們全家轉移到了解放區。
解放戰爭時期,我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魯中南縱隊,這是一支老八路部隊。1948年9月16日,我軍發起濟南戰役,由吳化文率領的國民黨整編第96軍及整編155旅、161旅和獨立旅宣布起義。10月29日,解放軍總部發布命令,將吳化文的部隊與我們魯中南縱隊合編為人民解放軍第35軍及步兵103師、104師和105師,任命吳化文為軍長,楊友柏、趙廣興、何志斌分任師長。合編中,吳化文部隊從3個師縮編為3個團,35軍的每個師中,解放軍魯中南縱隊占兩個團,而吳化文的部隊只有一個團。因此,合編后的35軍共有2.2萬人,而解放軍魯中南縱隊就占了近1.5萬人。
部隊合編以后,上級調我到35軍后勤部工作。
上級命令我們準備解放南京
大概在1949年3月初,我們在山東省沂南地區接到了準備渡江解放南京的命令。我所在的部隊很快就趕到江蘇北邊的一個地方,一切工作都圍繞著攻打南京作準備。
我們剛到蘇北時,聽說美國要幫蔣介石打我們,我軍就計劃等部隊集結完畢后再攻打南京。為此, 我們在長江北岸住了一個多月,一邊進行水上訓練,一邊等待上級下達攻打南京的命令。
要想攻打南京必須要先渡江,而我們部隊的人大都是北方人,沒見過這么寬的江,也不會游泳,更不會劃船,因此不敢下水,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習。
我們從老鄉家中借來船只甚至大木盆,一部分人在江上練習劃船,一部分人在魚塘里、稻田里練習劃水。除此之外,還要練習如果落水了怎么自救,怎么拉繩子努力上船或者上岸,萬一船被打翻了如何從船下逃生……
訓練的時候天氣十分寒冷,許多人的手都磨破了,鮮血直流;有不少人脫了衣服跳進水里,渾身直打哆嗦;也有不少女同志不顧生理的特殊期,和男同志一樣積極地參加水上訓練。很快我們就不再怕水了,“旱鴨子”不但學會了游泳,而且還能穩坐在船上放槍打敵人。
為了入城后適應城市生活,部隊組織全體人員學習南京的風俗習慣,并進行入城教育,告訴入城后應注意的紀律,進城后如何開電燈,如何開自來水,如何使用抽水馬桶等等。當時我覺得那些知識既新鮮又好玩。
終于等到攻占南京的命令,我們35軍獨立承擔了攻打南京的任務。原以為打南京要付出很多代價,因此為了減少犧牲我們作了不少準備。沒想到的是,由于國內其他戰場捷報頻傳,國民黨竟自己逃跑了,我們沒費多少勁就打進了南京。
1949年4月23日,我們的先頭部隊打進南京。當天晚上,我們軍后勤部人員乘坐一艘可裝載20多人的敞篷船,跟在大部隊后面也渡過長江,進入南京。
當晚我們住進“總統府”
打進南京的當晚,我隨軍部進入了總統府。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進去后根本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路怎么走。只見很多棟樓房,所有的燈都開著,到處亮晃晃的。有的電燈非常漂亮,我們感到很興奮,也很好奇,一直到處張望,覺得什么都很新鮮。
可是,進入總統府大樓里面時卻發現,到處都是亂糟糟的:紙張、雜物,還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物品,弄得滿地都是;有的衛生間里自來水龍頭還開著,水流了一地??吹贸鰜?,蔣介石的部隊在逃跑時十分狼狽。
我們打進總統府后,軍部就設在蔣介石的辦公樓里,軍后勤部則安排在旁邊一座漂亮的小樓里,后來軍部的人告訴我說,這是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住的“大花樓”。
大花樓里到處鋪著紅色的木地板,據說原來上面鋪了地毯,可我們住進去時地毯已經沒有了。大花樓的地板特別滑,稍不注意就會滑倒,經常有人滑倒后爬起來,還沒站穩又滑倒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來才聽說,這是因為地板打了蠟,所以才這么滑。大花樓的許多房間都是空的,房間里亂七八糟地散落了不少紙片,據說好東西都被搬走了。
宋美齡的房間里有一張非常漂亮的大床,還有幾個空衣柜,但已經沒有其他物品了。我們這些農村來的戰士,這么漂亮的床,什么樣子也說不出來。當天晚上我們就住在這間
房里。因為只有一張床,誰也不好意思睡在宋美齡的大床上。于是,大家擠在地板上,很快就睡著了。
“大花樓”里的幾件趣事
我們在宋美齡的大花樓里,雖然只住了幾天就開拔了,但是,這短短的幾天,我卻終生難忘。
我們都是農村來的,盡管在入城前進行了入城教育,但一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所措了,還鬧出不少笑話。
有的人開自來水龍頭洗手,要么打不開,要么開了以后不會關,常常弄得自己一身水,最后干脆就不管了,讓水一直流,等其他會關的人來關。因此,整個大花樓經常到處都是水。后來經過反復教,才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住在大花樓里,電燈一開,到處亮堂堂的。有的同志以為電燈和農村的油燈差不多,于是不少抽煙的人就想到電燈上點火。電燈太高夠不著,他們就直接站到桌子上湊近電燈泡去點煙,結果點不燃。他們還一直埋怨,在鄉下煤油燈那么暗都能點燃,城里這么亮的燈泡居然還點不著煙。還有的人不會關燈,直接用嘴去吹燈泡,可怎么也吹不滅。
入城的官兵大多沒有見過抽水馬桶,盡管入城教育時教員講過怎樣使用,但并沒有親眼見過,更不用說親身體驗了。在大花樓里,經??梢砸姷蕉自诔樗R桶上解手的人,還有解手后不知道如何沖洗的人,使得整個衛生間都是臟兮兮、臭熏熏的。后來又找教員反復教,大家才學會使用這個“洋玩意”。
這些事現在說起來可能許多孩子都覺得好笑,但這都是我親身經歷的真實的事。我們那個年代,是個動蕩的年代,除了戰爭就是貧困,沒有錢讀書識字,沒有見過世面,是共產黨領導我們解放了我的家鄉,解放了全中國。 (張永春口述 金滬蓉記錄整理)
來源:《紅巖春秋》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