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日報》為抗日戰爭期間國統區文化界救亡協會主辦,1937年8月24日創刊于上海。上海淪陷后,1939年1月10日遷至桂林出版,社長郭沫若,總編輯夏衍,主要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方針政策,報道國際反法西斯斗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情況,抗戰期間,李克農作為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處長,參與并領導了《救亡日報》在桂林的發行工作。
鑒于當時桂林為國民黨桂系所控制,為爭取《救亡日報》在桂林順利出版,李克農拜訪了白崇禧的老師、廣西臨時參議會議長李任仁,再請李任仁出面,陪同拜訪廣西省省長黃旭初,表明中共擁護廣西當局團結抗日的立場,得到了黃旭初的贊同。此后,李克農又陪同周恩來、《救亡日報》社長郭沫若拜會李宗仁、白崇禧,進行統戰工作,提出希望他們對《救亡日報》予以支持。李宗仁、白崇禧不僅表示歡迎,而且補助了一筆經費。
為籌集經費,李克農通過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從海外愛國華僑捐贈的經費中撥出1500元港幣;李克農又從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倉庫中撥出二三十令白報紙,加上郭沫若帶來的一筆款項和幾十令白報紙,確保了《救亡日報》在桂林的按時復刊和發行。李克農還把富有經驗的翁從六、張爾華調到《救亡日報》擔任經理。在他們的努力下,報紙從千余份增長到5000份。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后,李克農一面指示《救亡日報》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罪惡行徑,一面指示報社工作人員隨時做好應變準備。當得知國民黨頑固派準備查封《救亡日報》后,李克農冒著危險,化裝來到《救亡日報》社,要夏衍等人盡快離開桂林,到香港建立對外宣傳據點。
在察覺到國民黨頑固派的企圖后,李濟深派人送來“清洗桂林,克農快走”的紙條。但李克農從容應對,在撤離前,于《廣西日報》《救亡日報》分別刊載第十八集團軍辦事處撤銷啟示:“本處奉令撤銷,即日辦理結束,所有各方來往賬目統希于1月20日以前來本處結算清楚。如有函件請寄重慶紅巖嘴13號本軍辦事處可也?!庇捎谧坑谐尚У慕y戰政策,桂系部隊對八辦人員實行“禮送出境”政策。1941年1月21日李克農率工作人員撤離桂林,幾經周折,安全抵達重慶八路軍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