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擊新冠疫情以來,我就近加入小區志愿者隊伍,為社區居民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生活物資。3月4日,我接到省委老干部局安排下沉到東湖村社區群眾工作隊,45天里同工作隊員一起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給小區生活困難、空巢、獨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買藥、送物資和防護用品。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深切體會到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社區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小區居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是緩解居家隔離心理困擾的良方,也是戰勝疫情的法寶。
志愿者抗疫——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自己的親人
武漢封城后,醫院和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兩大主戰場,為貫徹黨中央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精神,省委老干部局下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關于進一步引導離退休干部堅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省老年大學發布了《致全體師生及團員的公開信》,廣大師生自覺服從防疫大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老同志們“以藝抗疫”的故事感動你我,尊老敬老愛老之情油然而生。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更應積極行動。

2月份,社區報告我所居住的32棟疫情嚴重,居民情緒受到極大影響,小區居民生活物資短缺,消殺和防護物品不足,因大部分物業人員回家過年導致防護人員缺乏。在與社區聯系后,我和樓棟鄰居們一起組建了青年志愿者群,聯系超市團購物資,有計劃地對樓層進行消殺,所有生活和防護物資由志愿者分發到每戶居民家門口,有效減少了居民的出門頻次,減少人員聚集,顯著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青年志愿者隊伍在大家的支持下逐漸擴大,樓棟鄰居只要在群里說誰家物資缺鄰居馬上補,到最后分發任務要靠“秒殺”才能搶到。樓棟居住的老年人相對來說屬于高危易發人群,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志愿者經常打電話關心幫助老年人,給他們提供了充足的愛心菜、政府補貼肉和社區捐贈物資,保障他們生活所需。在志愿者的行動下,樓棟再沒有出現新增病例。我們32棟居民共同抗疫、互助友愛的故事被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轉載。
下沉社區抗疫——敬愛老同志就是敬愛自己的家人
3月4日,我下沉到東湖村社區花園小區,該小區有實際住戶183戶,共540人,其中老年人占據了較大的比例,防控任務較為艱巨。在社區黨組織和省委老干部局下沉東湖村社區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我們通過走訪排查、電話詢問、微信整理等線上線下收集群眾的訴求,并及時反饋給社區和街道解決。我協助整理了3期社情民意調查專報,參與撰寫的兩篇省委老干部局下沉東湖村社區工作隊報道在省機關黨建網等媒體刊登。在全體工作隊員的努力下,花園小區生活物資保障充足,困難群體、治愈患者等得到悉心的照顧,我們的防控工作得到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暗訪組的高度肯定。

我在開展逐戶逐人摸排工作中,得知小區有70名慢病及重癥病的老年人,工作隊員登記藥品需求,每周安排兩次集中采購,讓志愿者到就近醫院買藥并及時送到老人手中,我在上門服務中與小區居民無話不說親如一家。工作隊員每周都會上門給9位空巢、獨居和生活困難人員送慰問物資,為獨居老人聯系解決家里漏水、天然氣圈存、維修電器、微信二維碼申領等問題。新冠治愈患者返回小區居住隔離期滿后,社區居民反對治愈患者下樓活動。我們得知此事之后,將工作隊和網格員走訪社區治愈患者的有關照片在居民群里發布,耐心解釋治愈患者并沒有傳染性,慢慢地消除居民對治愈患者的偏見。我們為小區6名困難居民和6名高齡老人分別申請了困難補助和高齡津貼。對于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人,勸解他們非必要不出門,并幫助12名老年人到醫院就醫??匆姽ぷ麝爢T們多次上門,小區治愈患者李奶奶總是說:“每次都麻煩你們,你們比我的親兒女都親”。工作隊員既要當好政策宣傳員、心理疏導員,又要做好社情民意的收集員、困難群體的幫扶員,及時回應解決居民的訴求,小區防控井然有序?;▓@小區和東湖村社區相繼被評為“無疫情小區”和“無疫情社區”。4月11日,花園小區居民專門來東湖村社區,給群眾工作隊贈送了“情系居民、勇于奉獻”的錦旗。
工作生活抗疫——愛護老同志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園
疫情發生以來,我和70多歲的父母住在一起,兩個小孩在家,都需要照顧,我的妻子得知我要下沉社區都是積極支持。我的妻子是一名兒科醫生,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免費問診為不便出門的兒童患者答疑解惑。我的岳父是一名中醫,大年初二返崗接診社區新冠病人。為支持家屬抗疫工作,我主動承擔家務,學習烹飪。在抗擊疫情中,我們體會最深的就是愛護老年人就是愛護自己的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學員是每個家庭中的寶貝,省老年大學工作人員會像家人一樣共同呵護學員們的健康和安全,期待疫情取得徹底勝利后,我們和學員們的再相聚。
我作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和老年教育工作者,隨時關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時時關心著學校師生的健康,及時了解學員們的學習需要。我們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和網絡直播進行線上授課和學習,停課不停學,彼此關心和牽掛。我作為一名年輕黨員,應該傳承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煉自己,錘煉黨性,在共同抗疫中體驗社會生活,從服務群眾中汲取工作經驗,不負韶華,逐夢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wed 地址:武昌東湖路158號 電話:027-86778968 備案號: 鄂ICP備14019399號-1技術支持:京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