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qcxxb"><strike id="qcxxb"></strike></td>

    1. <td id="qcxxb"></td>

      經驗交流
      當前位置:首頁 > 理論研究 > 經驗交流
      調研研究 經驗交流
      黃石市老年大學關于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黃石市老年大學課題組
      信息來源:宣傳調研處發布時間:2022-03-23瀏覽次數:5564責任編輯:沈勞軒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老年教育主管部門均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工作重點,中組部要求老干部工作要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通過信息化建設帶動精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老干部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突出針對性、增強有效性。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對我們提出新的要求,我校審視自身現狀,清醒認識到學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欠缺與落后,自2020年開始,我校將加快信息化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學校管理、教學質量提升等方面,加強信息化建設。本文基于本校自身開展的信息化建設的嘗試,就老年大學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初探。

      信息化建設是老年大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對于一個市級老年大學而言,我們時常困惑于學位需求缺口的巨大、教學內容的不甚規范、教學管理的相對落后,在眾多的調整發展的舉措中,信息化無疑是老年大學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是信息化建設是實現學員分流的快捷途徑。當前,作為夕陽工程朝陽產業的老年大學備受老同志們歡迎,各地普遍存在學位供不應求的現狀,開展線上教學是解決供需關系的最快捷途徑。以黃石市老年大學為例,目前我校理想招生規模上限在3000人,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實際招生規模已達上限1800人,保守估計缺口在400%以上。在新老年大學落成之前,我們必須通過直播課程、網絡報名來緩解辦學壓力,滿足老同志的受教育需求。而且信息化建設為老同志構建泛在學習環境,使學習可以不受時間、空間、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為老同志實現終身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時代發展倒逼老年大學加快信息化建設。老年教育的本質是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緊跟時代發展的必由過程。新時代老年大學必須通過信息化建設帶動教育現代化,通過構建“互聯網+老年教育”的服務平臺,實現招生和校園管理現代化。中央、省、市均對老干部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中組部要求通過信息化帶動精準化、規范化建設,省委老干局要求大力推進老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設,推廣老年大學網上服務系統,市委老干局2020初就明確提出要求,必須盡快開辦網課,實現線上報名。

      我校開展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做法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學校和學員的實際情況,充分依托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省老年大學現有平臺,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事實證明,改變就趁現在,只要在做,它就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一)堅持著眼長遠布局,軟硬兼施,夯實信息化建設基礎。一是成立信息化建設小組。我校成立了以專職副校長為組長,以教務部門工作人員為主要成員的信息化建設小組。對照中國老年大學下發的5G智慧校園建設的有關要求,細化工作任務,梳理工作落實的時間線及具體工作內容,對照清單,倒排工期,逐一落實。同時,指定1名懂信息技術的年輕同志專職負責信息化建設工作,要求負責教學管理的同志擔任網絡課堂助教,全程參與課程直播與錄制。二是加大數字設備投入。在辦公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投資5萬元重新規劃、設計、裝修網絡直播教室,另外購入可觸摸智慧屏教學一體機、補光燈等一批智能化教學設備,鋪設直播課專用網絡光纖,全面升級改造校園網絡,在現有條件下,將網絡教室打造成為現代化、專業化的網絡直播教室。當前,我市新建老年大學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在設計規劃中,按照市領導“確保老年大學30年不落后”的目標要求,高標準設計建成一所智慧化的老年大學。三是開展師生的培訓及宣傳。結合學員實際,我們選擇騰訊課堂作為學校統一的網絡直播平臺,操作簡單、具備回放和交流互動等功能。為保證空中課堂的效果,學校積極進行宣傳推廣,一方面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提升教師使用現代化設施設備的能力,另一方面強化對學員的智能技術培訓,制作《騰訊課堂操作指南》《“網上老年大學”APP下載操作指引》等操作指南,通過微信公眾號、學員群進行宣傳,幫助老年學員更快的融入到網課教學中去。學期結束后,制作網絡問卷調查,收集學員對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軟件操作等方面問題,并不斷改進。

      (二)立足辦學實際、勠力創新,著力搭建信息化平臺。一是開展老年大學智慧助老行動。今年初,我們印發《黃石市老年大學智慧助老行動方案》,將5G智慧校園建設作為本年度重要工作內容,并圍繞方案扎實推進落實。今年1月,我校向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提交系統賬號申請,開始進行智慧教務管理系統的導入、測試及運用。以學校功能型黨支部為依托,開展學員進社區活動,向社區老年人教授使用綠碼、手機支付、微信開通等功能,頗受好評。二是開通黃石市老年大學“網上老年大學”。今年2月,我們在“網上老年大學”APP正式上線,學校對直播課程中的精品課程進行剪輯后上傳,并在線上線下同步推廣,引導學員觀看學習。截止目前,學校已上傳9門課程,計48個課時,點擊率達到23000余人次。我校上傳的鋼琴課程在2020年寒假期間點擊率達到5000余次。召開網絡課程教學研討會,以流量檢驗教師教學成效,分析高流量課程優勢,進而促使教師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三是搭建智慧教務系統管理后臺。今年4月,我校開始使用“5G智慧校園”的智慧教務系統,搭建黃石市老年大學智慧教務系統管理后臺,教務管理系統簡單易學,目前秋季學期已實現了課程設置、教師數據、學員檔案的智慧化管理。

      (三)堅持學員主體地位,務求實效,提高信息化融入水平

      一是推廣“5G智慧校園”,全方位包學包會。我們充分考慮到各類老同志對信息化的接受程度,堅持線上線下結合,保證學員熟悉掌握“5G智慧校園”使用。對于能掌握手機基本操作的學員,制作《黃石市老年大學“5G智慧校園”使用指南》,細化步驟,引導學員自行學習掌握,同時號召班長及學員志愿者自發教授身邊老年學員注冊使用。對于不太熟悉一般軟件操作的學員,學校管理人員分組到所有班級進行培訓,幫助學員完成注冊并學習操作使用。對于完全不會智能手機操作的學員,我們在校內設置專門的志愿服務崗,教授前來學校咨詢的老年人學習使用。本次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到8月底招生簡章正式發布之前,我校學員在“5G智慧校園”上的注冊人數已達到1900人。二是將信息化平臺搭載至老干部工作公眾號,方便學員隨時使用。鑒于前期測試取得的良好效果,我們與系統開發運營方——深圳市金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并將“5G智慧校園”的小程序綁定到“黃石老干部工作”公眾號,小程序具備報名、班級管理、請假申請等系列功能,同時可以直接鏈接到“網上老年大學”小程序,直接觀看我校上傳的網絡課程,網上老年大學的課程還可作為疏導部分學員的通道,緩解教學資源緊張的問題。三是深耕細作,信息化助力老年大學教學管理成果初顯。我們始終堅持工作一桿子插到底的精神,將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干,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也在逐漸顯現。2020至2021學年,在線下實現部分復課的同時,我們開設了電子琴、書法、國畫等10余門網絡精品課程,還錄制了《民法典》解讀、《把一切獻給黨》黨史學習教育等線上公開課,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黃石日報3次報道我市老年大學信息化建設工作。2021年秋季學期,我校正式開通網上報名通道,在報名通道開放5分鐘內,舞蹈、聲樂及樂器類班級被“秒殺一空”,報名開始2小時內,報名成功人數超過1000人。報名截止后,我校通過短信分批通知學員到校進行資格審核并辦理繳費手續,流程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緩解了多年來令師生頭疼的報名難問題。

      開展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經驗

      黃石市老年大學走上信息化建設道路的時間并不長,更多是迫于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才開始了一步步的嘗試,能取得一點成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是領導重視,讓我們有了干事創業的底氣。信息化建設是涉及全局性、基礎性的建設工作,如果得不到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重視,工作無法開展的。因為用信息化來規范學校各項工作是一場革命,會涉及人們的觀念、認識、習慣甚至是既得利益的改變,如果沒有領導的決心和組織推動是不可能成功的。另外,為了保證信息化工作順利進行,除了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還必須有組織上的保證。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老年大學工作,局長黃振福、分管局長柯昌鴻多次來我校視察工作,凡涉及設備采購、網絡課程平臺選取、開通網上老年大學等重大事宜,我校均制作詳細方案提交局長辦公會,會議決策使全局、全校上下高度統一了思想,讓我們再推行新舉措的同時無后顧之憂。

      二是筑牢基礎,讓我們有了信息化建設的條件。在信息化建設之前,我校對于學員“只進不出”“班長一言堂”等現象進行了清理,并逐步完善了老年大學教師管理、學員管理制度、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項制度,樹立“政治立校、制度治校”理念,依靠制度管人管事,有效促進了學校各項決策的落實落地,為信息化建設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打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制度基礎。在“5G智慧校園”正式啟用時,實現了新學期的平穩過渡。

      三是師生支持,讓我們有了迎難而上的動力。信息化建設必然觸動部分學員特別是老學員利益,同時給教師帶來新的考驗,因此在前期宣傳推廣及后期落實中,我校特別注重征求師生意見,通過座談會、個別了解、網絡問卷等各種形式,及時掌握師生對于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給他們提供表達意見的出口,并解決合理訴求。今年秋季學期,我校不區分新老學員,統一采取網絡報名,且為保證更多的人享受到有限的老年教育資源,特殊時期我校每人限報一門課程,為取得學員的理解和支持,我校特別重視發動骨干學員的力量,提前做好各班班長的工作,發動骨干力量做好學員的解釋工作,極大地緩解了我們在各項工作落實中的壓力。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方向

      今年4月,我校代表與省老年大學及幾個兄弟學校代表共同參觀了東營市老年大學,感受到我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與先進地區的信息化建設存在較大的差異,我校當前仍存在整體謀劃不夠、軟硬件配套不夠、信息化建設的標準不高等問題,5G智慧校園也還未與人臉識別、開展活動、發布資訊等功能對接,線上報名的繳費通道也還未與當地財政系統完成對接。

      下一步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方向:

      一是推進全方位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加強整體謀劃布局,增加資金、設備、人員等要素的投入;加強與財政系統對接聯系,實現網上繳費,打通網上報名“最后一公里”;加強“5G智慧校園系統”在校園管理上的運用,努力實現教職工管理、學員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等一體化發展;不斷豐富網上遠程教育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吸引更多學員參與學習。

      二是推進符合老年人特點的信息化建設。老年大學的信息化建設是為方便老年人學習服務的,必須考慮到老年人的特點、喜好以及接受程度等因素。在建設過程中,將適時通過問卷調查、隨機訪談、座談會等方式了解掌握老年學員對于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反饋和建議,并及時調整、改進。

      三是推進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信息化建設。在后續建設中,對標學習全國范圍內,在信息化建設處于領先地位的老年大學,參照最新的全國示范校信息化建設標準,參考最新信息化建設研究理論成果,注重將其運用到新校址建設中。

      今后,我校將在省老年大學的帶領下,向各先進的兄弟學校學習,在老年大學的建設、管理中充分融入信息化建設,使黃石老年大學向智慧化、靈活化和便捷化管理轉變,真正實現教務教學智慧化、校園管理智慧化、安全防控智慧化、學養結合智慧化、數據管理智慧化,助力老年教育普及高質量發展。

      (黃石市老年大學課題組成員:柯昌鴻、劉巧、方儒忠)

      国产盗拍SAP私密|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无码国产玉足脚交久|欧美AAAAA级毛卡片在线
        <td id="qcxxb"><strike id="qcxxb"></strike></td>

        1. <td id="qcxxb"></td>